湘西老年大学立足新时代老龄化社会发展需求,以"终身学习赋能银龄人生"为办学理念,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老年教育服务体系。学校秉承"适老化、专业化、特色化"原则,通过"四维赋能"模式切实保障老年人受教育权益:课程体系设置聚焦"知识更新"与"技能迭代",开设智能手机应用、短视频制作等数字素养课程,传统书法、苗绣技艺等非遗传承工坊,以及营养膳食搭配、老年疾病预防等健康管理课堂,形成"科技+人文+健康"三位一体的课程矩阵。
在教学模式创新上,首创"时间银行"学分互认机制,学员可通过担任社区辅导员、参与红色故事宣讲等志愿服务累计学分,实现"学习-实践-反哺"的良性循环。校园空间打破传统教室边界,打造"15分钟学习生活圈",将课堂延伸至社区广场、生态农庄和红色教育基地,推出"移动课堂进苗寨""酉水河畔诗词会"等情境化教学模式。特别设立的"银龄创客空间"已孵化出"边城茶韵"电商团队、"蜡染新生代"非遗工坊等12个创业项目,带动83名学员实现"退而不休"的再就业。
学校深度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与28个行政村建立"校村共建"机制,组织老年学员担任乡风文明督导员、产业振兴智囊团。2023年推出的"银龄智库"工程,聘请56位具有专业特长的退休干部组建顾问团,在城乡规划、文旅融合等领域提供决策咨询。为增强学习获得感,学校构建"五维评价体系",将知识习得、技能提升、社会参与、心理健康、家庭关系纳入学员成长档案,运用大数据分析实现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
经过七年发展,学校已形成"1个总校+9个县市分校+136个社区教学点"的办学网络,开发出苗汉双语教材28种,VR虚拟课堂覆盖率达90%。2023年参评全国"智慧助老"优质课程资源获评三项大奖,其"数字反哺"项目帮助3800余个家庭实现代际共学。统计显示,学员群体心理健康指数提升42%,社会参与度达71%,真正构建起具有湘西特色的积极老龄化实践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