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张图告诉您易拉罐是这么制造的!

日常生活中,各种饮品种类繁多,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味蕾需求,而在这一众饮品当中,啤酒和碳酸饮料的销量一直遥遥领先,仔细观察不难看出,这两类饮品在市面上多采用易拉罐进行盛装销售,也是因为这两类饮品的畅销,使得易拉罐的脚步遍布全球各处。而就是这个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易拉罐,它小小的罐身却隐藏着极大的智慧。
产生背景
1940年,欧美开始售用不锈钢罐装的啤酒,同一时期铝罐的出现也成为制罐技术的飞跃。1963年,易拉罐在美国得以发明,它继承了以往罐形的造型设计特点,在顶部设计了易拉环。1980年,欧美市场基本上全都采用了这种铝罐作为啤酒和碳酸饮料的包装形式。易拉罐的制造技术,随着时间流逝逐渐更新完善,但这项发明一直沿用至今,其实用性可见一斑。
现在常见的铝制易拉罐由罐身和罐盖两部分组成,也被称为“两片罐”。其中,罐底和侧边连在一起,形成同一部分,而罐盖与罐身卷边在一起,没有接缝,也不需要焊接。
制作过程
选用厚度约0.27~0.33mm、宽度1.6~2.2m的铝合金卷材,通过开卷机将成卷的铝板打开,并经润滑机涂抹薄润滑剂,便于后续加工。
02/ 圆杯冲模
薄铝带由冲杯机冲成圆杯,冲杯机类似冲床,上模在机器加压的情况下与下模共同作用,将铝片压穿的同时冲模。
03/罐体成型
►拉深
冲压后的圆杯由拉伸机拉成平常所见到高铝罐的形状。
拉长后的铝罐继续拉深,将铝罐侧壁拉薄,最终成型高薄的罐身。
工业上一般连续通过几个尺寸逐渐减小的模具,一次性完成拉深操作。
►底部凹陷冲压和上缘剪裁
平常买到的易拉罐底部一般都有一个凹陷设计,主要是为了使碳酸饮料的气体压力往旁边分散,使罐体不易膨胀或爆裂。
凹陷加工主要是通过一个圆顶工具进行冲压完成。
之后还需要对拉深后不整齐的上缘剪裁。
04/清洁冲洗
将铝罐朝下进行清洁冲洗。清洁冲洗时,既要清洁冲压时沾染的油污,也要清洁铝片表面的残留物,保证铝罐的卫生安全达标。清洁冲洗主要步骤包括使用60℃的氢氟酸清洗铝罐表面的氧化膜和使用60℃的中性去离子水进行漂洗。
清洗后送进烘干机,将表面水分烘干。
05/罐体印刷
首先涂布一层清漆,防止铝在空气中被快速氧化。然后,在铝罐表面进行印刷,通常采用曲面印刷方式(也叫干式胶版印刷)。印刷完后,再涂一层清漆来保护印刷面。
接着,铝罐快速经过烤箱,将油墨固化并且烘干清漆。
最后,在铝罐内壁喷一种化合物漆,形成一层保护膜,以免铝被碳酸饮料腐蚀,同时确保饮料不会串到金属味。
06/罐口缩颈
罐口缩颈也是通过冲模来完成的。通常采用缩颈机给铝罐进行缩颈,生成直径为5厘米的“脖子”。该过程看似迅速,实则要通过11个步骤,一次受力只缩一点点,才能温和地逐渐缩颈成型。
为了后续将铝罐顶部和拉环盖能紧密相连,须将顶部的边缘弄得凸起到有点平。
07/质量检查
通过摄像机与高速气流的严谨配合,将不合格的易拉罐一个个剔除,保证易拉罐高质量。
08/灌盖成型
卷材清洗:选用5182等合金的卷材,先进行清洗,去除表面油污杂质。
冲盖卷边:用冲床将卷材冲压成罐盖形状,并进行卷边处理,使罐盖边缘光滑,便于密封和开启。
涂漆:在罐盖表面涂上一层漆,增强其抗腐蚀性和美观度,涂漆后烘干。
拉环组合:将5052合金制成的拉环与罐盖组合,通过加工形成铆钉,外套拉环再铆紧,配以刻痕形成完整罐盖。
09/灌装饮料
罐子厂只负责做没盖的易拉罐,剩下来的“灌装饮料”和“罐体密封”环节,须在饮料公司完成。灌装前需要将铝罐冲洗、烘干,才能灌入饮料和气泡……
10/罐体密封
饮料灌装厂的自动化水平非常高,通常仅需1人,负责将瓶盖放到传送管道上,机器即可自动将瓶盖一个个放在瓶身上。
采用专门的封口机进行卷封,使罐身和罐盖相互卷曲,再压紧形成紧密重叠的卷边(这样形成的卷边也叫“二重卷边”),防止空气进出。
经过这么多步骤,易拉罐制造就完成了,一个小小的罐子竟然有这么多学问,是不是感到很神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