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印刷图片处理有绝招!4大步骤轻松搞定
作为一家以党报印刷为主的单位,湖北楚天传媒印务有限责任公司在长期的报纸印刷工作中,深感图片质量对报纸的重要性,所以一直都很重视图片的质量控制工作,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那么,在实际生产中,如何控制好报纸印刷中的图片质量呢?笔者认为,至少要从以下方面来着手。
控制源头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印出好的图片,除了要有好的图片处理技术,还要有高质量的原稿,所以图片来源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选择报纸图片时,有着严格的标准:
一是图片亮度要合适,最好不要选择过亮或过暗的原稿,否则处理起来很费事,而且效果也不好。
二是图片饱和度要合适,最好不要选择偏色或颜色不饱和的图片,否则仅仅靠后面修补是不够的,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是图片信息要完整,不要让图片中的人物有缺失的现象。
四是图片格式最好是RGB模式,这种模式包含的信息量丰富,待处理完成后,再转换为便于印刷的CMYK模式,这样损失的信息最少。
五是从图片内容来分析,需要有侧重点。如果图片以人物为主,那么一定要注意肤色,不同肤色的人种其色彩特征是不同的,一定要把握其中的关键点;如果图片以风景为主,那么应该要注意反差、层次及饱和度;如果图片是书画类,那么就要注意色调及对比度。
一般说来,印刷图像的输出质量由该图像的输出分辨率决定。在报纸印刷中,图片输出分辨率应为1200dpi×1200dpi。根据图像分辨率、输出分辨率及输出图像尺寸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图像输出尺寸=图像分辨率÷输出分辨率,在报纸上输出的图像尺寸越大,拍摄图像时所用的像素就应该越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图片质量。比如,一张600万像素的图片(也就是图片内部包含600万个像素点,对该值进行开方运算后,可以得到横向或纵向的分辨率),包含大约2500dpi×2500dpi的信息,那么图片输出的尺寸大约为2500÷1200=2.1英寸,大约等于5.3厘米。
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于从网络上下载的图片,应该选择尺寸尽可能大的图片,因为其包含的像素点更多些,处理时可以通过压缩其大小来保证报纸输出图片分辨率更高,从而印刷质量更好。
技术处理
为了确保报纸印刷中图片的质量,对相关图片进行处理是完全必要的。一般说来,对于人物(尤其国家领导人)、文物、绘画类的图片,一定要忠实于原稿,不可随意变更。但对于有缺陷的图片,理应进行合理的修补,适当地追求艺术效果。考虑到报纸图片大致可分为人物类及风景类两类图片,我们在此分别进行介绍。
01/ 人物类图片的技术处理
对于人物类图片而言,我们应该对于图片格式、图片内容、曝光情况、偏色情况等做到心中有数,并在此基础上对图片进行处理。具体来说,可以对采编人员提供的图片进行以下处理:
一是在RGB模式下,对图片进行整体调整。总体来说,人物类图片应保持较好的亮调及清晰度,色彩尽量鲜亮,适当加重主色,减少相反色。因此,如果图片曝光不足,那么就要提高亮度,反之则要降低亮度。如果图片整体偏色,则要对相应色相值进行调整。如果图片色彩不够鲜艳或鲜艳过度,则要对色彩的饱和度进行合理增减。
二是在RGB模式下,对图片进行局部调整。对于图片需要局部处理的地方,我们可以建立选区,在选区内进行局部调整,具体情况参照第一步。
三是检查图片层次。我们可以在Photoshop中打开相应的图片,检查高光区及暗调区的信息,如果高光区与暗调区的RGB值在0~255之间是最好的,一般说来在5~250之间就很不错了。如果达不到这个标准,那么就要进行合理调整。图1为Photoshop中的图片信息窗口。
图1 Photoshop中的图片信息窗口
四是在CMYK模式下进行调整。经过前面的三步调整后,我们可以将图片转换为CMYK模式,开始进行深度调整。先是对人物肤色进行调整。对于黄种人来说,人物的CMYK值中品红和黄为主色,黄比品红多10%左右;青为辅色,黑色应该极少,甚至没有。人的脸部正面品红色一般不超过30%,人脸的暗部最深处,品红色不超过70%。青和黑是脸部不可缺少的色彩,但它们容易使报纸起脏,因此百分值都不宜太大,一般青色比品红色少1/3以上,黑色则要比品红色少更多。然后是服装。党报图片中重要领导人都是身着深色西服或白色衬衫。对于白色衬衫,自然以白色为主基调,品红、黄、黑应该极小,基本不存在;对于深色西装,图片中以青色为主调,品红色及黄色为辅色,黑色则为补充色。一般深色西服的灰平衡数据中,青比品红、黄多10%左右。黑版则主要用来体现图片的层次,调整时要控制好量,确保服装色彩的正常。再次是背景色。图片的背景应该尽可能虚化,用以衬托前景中的人物,使人物更加突出。
02/ 风景类图片的技术处理
对于风景类图片而言,由于其整体性强,色彩及反差一定要突出,图片不能偏色。由于报纸在印刷过程中,会产生层次损失,所以在图片处理时,可以适当加大反差。
此外,在图片印刷过程中,四色的总墨量要进行严格控制,一般要求在240%~260%为好,千万不要超过260%,否则很容易糊版起脏。
做好补偿校正
处理好图片后,一般就要进行制版输出了。正常情况下,印刷过程中,由于印刷滚筒与纸张之间存在压力,所以油墨网点肯定会出现增大的情况。为了确保制作好的图片信息准确地传递给印刷环节,使图片能够较好地被还原,印前制版时需要开展线性化工作,设置印刷补偿曲线。
所谓线性化校正,就是指在CTP制版时,通过在流程软件中对相应网点值进行修正,使得最终输出的网点值与图片原始网点百分比尽可能保持一致的过程。
为了完成这个过程,一般都是先在流程软件中调出没有进行校正过的线性化曲线,输出一张有测试图案的标准印版,经过调试正常的CTP设备输出后,通过爱色丽iC-Plate或其他类似的印版测量仪,对印版上面相应的网点值进行测量,然后将这些网点值输入到线性化曲线中,得到校正后的曲线。
对于印刷补偿曲线,也是同样的操作办法。操作人员将一张没有进行补偿的、有测试图案的标准印版,安装在调试正常的印刷机上印刷,这里的调试正常包括印刷机的机况、纸张、油墨、橡皮布等各种外在条件,它们均匹配正常后,再开机印刷,然后再用爱色丽i1或其他反射密度仪对印品上相应图案的网点百分比进行测量,之后将这些值填入到印刷曲线中,从而得到印刷补偿曲线。图2为畅流中的印刷补偿曲线。
图2 畅流中的印刷补偿曲线
新设备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线性化校正,以得到印版的校正曲线及印刷补偿曲线。这些曲线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设备条件发生了变化,往往需要重新测量后,再制作新的曲线。
对于老设备,完成大的保养后,也要进行校正补偿,比如对CTP的激光棱镜及光路进行保养、更换冲版机显影药水品牌、使用新批次的印版、更换印刷机的橡皮布等。
当然,有的技术人员将印版校正曲线与印刷补偿曲线合二为一,只制作一条曲线,这种做法也没有问题。只是日常工作中,要加强对印刷情况的监管,以免外在环境变化太大,影响印品质量。
控制印刷质量
印刷过程中,印刷人员及质检人员要加强对现场印刷情况的监控,确保印刷产品的质量。
对于图片来说,也是同样如此。一般说来,我们可以通过观测印刷测控点来判断印刷质量。正常情况下,制版人员出版时,会在印版边缘空白处添加测控点,就是为了印刷人员在印刷过程中控制质量。
这些测控点包括100%的C、100%的M、100%的Y、50%的K、四色叠加灰,以及四色的十字套印规线。印刷及质检人员通过观测这些信息,可以判断印刷中是否有偏色及套印不准的情况,从而及时进行纠正。
当然,除了上述测控点外,还可以通过对报头色彩的观测,了解印刷情况。通常报头的色彩都是固定的,印刷人员可以根据与标准的报头样张进行比较,来确定当天印刷机的色彩印刷效果如何,然后据此进行修正。
总之,报纸印刷过程中,我们需要从方方面面对图片质量进行监控,确保色彩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均匀性,才能得到满意的图片印刷效果。
作者/张雄文 就职于湖北楚天传媒印务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