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墨印刷很容易出问题?5分钟带你搞懂成因!
金墨是用金粉调制出来的油墨,与普通的彩色油墨相比,具有金光闪烁的金属色彩。这种金色能给人华贵、富丽的感觉,常用于产品的外包装上,不仅可以美化商品,而且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然而,由于金墨的主要原料是黄铜粉末,在化学上它属于活性金属,容易产生变色的情况。本文,笔者从金墨的配制组成入手,梳理其特点,并结合多年工作实践,提出一些金墨印刷时的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借鉴。
同其它油墨一样,金墨也是由颜料和连结料两部分组成。其中,颜料是油墨中的着色剂,它赋予了油墨一定的颜色,而金墨中的颜料主要由金属粉研磨而成,它实际上是由铜、锌合金制成的粉末。
金粉中锌的含量一般在8%~30%左右,其中,含锌率在8%~12%之间的金墨颜色偏红,习惯上称为红金,含锌率在20%~30%之间的金墨颜色则偏青,一般称为青金,介于红金和青金之间的称为青红金。在凹版印刷中,调配金墨一般采用的是800目的金粉,且金粉颗粒的表面大都包裹有表面活性剂,确保能够跟树脂连结料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金墨和普通油墨一样,印刷对象广泛,但是由于其色料的特殊性,在存储和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特别需要注意的事项。
由于金墨很容易与空气、水蒸气接触而发生化学反应引起变色,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对金粉的存储保护措施,不让它随便暴露于空气中,没有用完的金粉应包紧盖严;
由于金粉的化学性质不够稳定,如果与酸、碱、碳和硫化物接触时,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化学变化,导致金属光泽度降低,金墨发黑。因此,在使用金墨时应避免用于印刷大面积的国产铜版纸、胶版纸,因为采用酸法造纸工艺生产的纸张呈酸性,印刷后金墨不仅变色,还会失去光泽性;
调配金墨的辅助材料,也不应使用含酸的辅助材料,而应采用中性物质的调配;
金墨的使用应遵循“随调随印”的原则,即一次调配量宜适用于连续印刷3小时左右,以免量调过多使金粉在油脂中时间过长,与空气接触氧化变质而失去金色光泽;
金墨印刷时设备的印刷速度不宜开的过快,因为如果机器的转速加快,墨辊的摩擦热量便会相应加大,而金墨因氧化很容易变黑;
采用胶印印刷时,印金的润版液应采用含有酸类或树胶类的润版液,以免因酸性润版液与金粉反应,使印品墨色变得深暗而失去光泽;
印金时应调好胶辊,各胶辊的位置要调节准确,以免因传墨不良造成印刷过程中出现堆墨问题,使金粉滞留在胶辊上,经过长时间的摩擦引起金墨氧化变色;
印刷金墨的半成品不宜堆叠过多,否则金墨在纸面干燥过程中所释放出的热量不能尽快散发出去,也会使金墨氧化变色;
当机器墨斗、墨辊刚刚清洗后,滞留于其表面上的有机溶剂还没有完全挥发掉,这时如果马上进行金墨印刷,便会导致金墨与溶剂发生反应引起变色
如果在底色上印金应该注意在底色中加入适量的干燥油,以免因底墨不干就叠印金墨,影响金墨的光泽色彩;
金墨印刷时,一般先印底色,可选用遮盖力强、与金墨颜色相近的淡黄色或假金色油墨。用铜版纸或光泽度较好的纸张印刷时,用透明黄油墨打底效果更好。用浅黄或透明黄、假金色油墨做底色油墨时,可加入1%左右的金墨,以提高金墨的光泽;
如果一次完成印金胶印,应在制版时进行工艺弥补,制作黄版时,在需要印金的位置垫铺五成网点。如果印件上没有黄版,可借用暖色调的浅色。
综上所述,引起金墨变色的原因有很多,只要我们在存储和使用过程中正确了解和掌握金墨的特性以及印刷适性,采取有效的工艺措施,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止金墨变色,而且还可以较好地提高印金质量,进而提升产品的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