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知识-计算机直接制版CTP
上随着计算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以及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普及,印刷工业也将进入数字化、网络化时代,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设备将应用于印前领域。今天给大家分析直接转移到印刷机上不需进行后续处理工序的印刷制版技术。
计算机直接制版CTP
计算机直接制版CTP( Computer To Plate)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仅10余年时间即达到了成熟的工业化应用阶段。CTP将文字、图像直接转变成数字信息在印版上进行成像,制版设备采用计算机控制的激光扫描成像,然后通过显影定影等后处理工序或免后处理制成印版。这是一种现代化的制版技术,它省去了传统印刷流程中的胶片(菲林)输出环节,直接将数字文件输出到印刷版材上,标志着印前工作流程的完全数字化。

小知识:CTP VS CTF、CTcP
CTF 是 Computer to Film(计算机直接输出胶片),是CTP之前的数字化技术,仍需使用胶片。CTP则完全跳过了胶片。
CTcP:有时会看到 CTcP,这是Computer to Conventional Plate(计算机直接制传统版),它使用高能量的紫外光源直接在传统的PS版(预涂感光版)上曝光成像。与主流CTP使用专用版材不同。
CTP 与 CTF(传统胶片制版)的核心差异(原理层面)

CTP工作原理:
CTP直接制版机由精确而复杂的光学、电路以及机械系统三大部分构成。由激光器产生的单束原始激光,经多路光学纤维或复杂的高速旋转光学裂束系统分裂成多束极细的激光束,每束光分别经声光调制器按计算机中图象信息的亮暗等特征,对激光束的亮暗变化加以调制后变成受控光束。再经聚焦后,几百束微激光直接射到印版表面进行刻版工作,通过扫描刻版后,在印版上形成图象的潜影,经显影后,计算机屏幕上的图象信息就还原在印版上供胶印机直接印刷。
每束微激光束的直径及光束的光强分布形状,决定了在印版上形成图象的潜影清晰度及分辨率。微光束的光斑愈小,光束的光强分布愈接近矩形,则潜象的清晰度愈高。扫描精度则取决系统的机械及电子控制部分。而激光微束的数目则决定了扫描时间的长短。微光束数目越多,则刻蚀一个印版的时间就越短。

CTP的优势:
★材料方面:省去了感光胶片和冲洗化学品;
★工艺方面:省去了胶片曝光冲洗、修版、晒版等环节;
★设备方面:省去了暗室及胶片曝光冲洗设备;
★效益方面:降低了成本,存储空间以及相关人工成本;
★质量方面:避免了胶片划伤、灰尘、晒版曝光不均匀等问题,网点还原更精准,图像细节更清晰,套印更准确。
★环保方面:减少胶片冲洗产生的化学废液,大大降低了环境污染。
总之,CTP版不仅降低了各项印刷成本,大大降低了环境污染风险,更主要是与数字化工作流程(如CIP3/CIP4)结合更紧密,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控制,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从而大大缩短了交期。
CTP版材:热敏型,银盐型,光聚合型与免处理型。应用最广泛的是热敏性版材(阳图型/阴图型)
CTP流程:数字文件(处理文件、拼版、色彩管理、加网、陷印等) → 直接输出到印版 →(显影冲洗)→ 上机印刷。



